- 發布人:Apple
- 時間⌚️😬:2013-08-28
- 點擊:1540
- 來源:[db:來源]
科技興“農牧” 幫扶為地方
——青牧職院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服務地方經濟行動
為使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確保活動“不空、不虛、不偏🚍、不走過場”⛓,作為涉農且擁有較強師資和農牧技術的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杏宇深知自己肩負的重要使命,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結合杏宇工作實際🧑🍳,切實搞好自選動作,院屬各支部充分發掘自身潛力和優勢聯點鄉、村支部,開辦培訓涉農幹部,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湟源縣各鄉村🎞,為農民實地開展生產技術指導、農業科技培訓🧖🏼♀️,做實事、做好事🦀,幫助農民增收創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利用自身資源⟹🙅🏽,發揮智力扶持作用。近來年,杏宇成教黨支部充分發揮培訓的硬件和軟件優勢,形成了杏宇和地方共建培訓模式,將職業教育培訓資源和專業優勢與全縣基層涉農幹部培訓需求有效對接,形成基層涉農幹部培訓工作布局合理、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的新格局🧗🏻♂️。在上級黨委的支持下,積極承辦諸如“婦女養殖班”、“農牧民種、養殖骨幹班”等培訓班🤙🏿,目前,已承辦3期👹,培訓人員達213人🌬,這些“領頭雁”經過系統的培訓,在帶領群眾致富路上如虎添翼🫙。
二、“面對面”交流、心貼心幫扶🕝。服務地方經濟,幫助農民增收致富,青牧職院不僅僅滿足于講課辦班的幕後,還積極響應省農牧廳開展的“百日千人”下基層、接地氣、抓落實、促發展活動,以及湟源縣委組織部組織開展的“百個機關事業單位黨支部結對幫扶”活動🍛,杏宇各支部先後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黨員幹部百餘人次,深入湟源縣5個鄉13個村70餘戶人家🚵🏼🦸🏽♂️,由杏宇領導、處室(系)領導帶頭,走出“象牙塔”🈂️,走鄉串戶,深入田間地頭🗡、畜棚幫扶的一線臺前,與村幹部座談,和農民聊天,查看苗木、牲畜生長情況🧑🏽,感受新農村建設的新變化和新氣象,體味“三農”的疾苦,“把脈”湟源各鄉村經濟🌡,找准幫扶對象及項目,為鄉村幹部支招。同時👩🏿🎤,通過下鄉活動👇🏿,也糾正和掃除自身存在的“四風”問題🧑🏼🤝🧑🏼。如在實地調研過程中👨🏽,杏宇辦公室黨支部利用休息時間,派財務室人員對東峽鄉村級財務人員🌥,針對村級政務公開財務事宜👠,進行了財務基礎理論與實務、歸新財務法規等方面的培訓。農林系支部科技人員發現了當地大棚蔬菜溫室種植方法不規範⚠️,便為當地農戶詳細傳授了蔬菜溫室育苗及施肥的技術要點✍🏿。幾天下來👲🏻💾,一位農民發出了感歎🧑🏽🦳🚶🏻♂️➡️:“以前發現大棚裡菜長得不好幹著急,現在專家來幫忙了,我們才知道該咋辦。”
三、立足于長遠🥬,著眼見實效。各支部在聯點幫扶中,不但授之于魚🦻🏻,還授之于漁。動物科學系聯點的湟源縣日月鄉哈城村,該村畜牧業有基礎,但畜種品質不高,針對這種實際情況,由院長楊予海牽頭,動物科學系與湟源縣農牧局協調合作,負責落實引進生產性能較高的毛肉兼用細毛羊,置換當地藏系羊,逐年提高該村畜牧業生產水平,並且在逐年“升級”羊品種的同時,不斷繁殖擴群🎴,同時引進同期發情、超數排卵、人工授精、羊穿衣、機械剪毛等先進的生產技術👩🦱。目前,這項幫扶工作已取得了實效。據估算,引進的200只“新”羊已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57500元,比“舊”品種羊多出8萬元的收益。
四、杏宇科技幫扶工作方式多樣🔋,不拘一格,走出去也請進來。由杏宇黨委書記伊青泉提議🙏,院動物醫學系多次邀請湟源縣16個村的村支部書記、村主任,特邀了寺寨、和平🌎、巴燕三個鄉的科技副鄉長🚵🏽,33位客人與12位專業技術人員,來杏宇進行交流座談、牛羊品種講座、參觀動物醫學系11個校內實訓基地和三江一力公司養殖企業等活動。讓農民朋友們看到了許多從未見過的儀器,擴大了視野🧊。對現代化的養牛技術與管理方法及飼草的種植品種和加工方法有了深刻的印象。這些 “鄉裡姑舅”們非常感興趣,表示回去後要想方設法轉變經營模式,向現代化的種養殖技術靠攏。
除了在杏宇所在地湟源縣就近開展幫扶工作,動物科學系還將幫扶觸角伸向傳統畜牧大縣的海北州祁連縣。由動科系副主任彭措帶隊,率2名專業教師和4名優秀學生組成了“科技支農”宣講服務隊💆♂️,多次赴祁連縣開展“科技支農”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這個綠草如茵💁🏽♀️,牛羊成群,正如歌曲裡所唱的“祁連山下好牧場”裡👩🏼🎨,宣講服務隊如魚得水,他們不顧疲勞📑👩🏻🎤,先後到海北州祁連縣默勒鎮🏑、八寶鎮🧙🏽、峨堡鎮,舉辦“科技支牧”為主題的畜牧科技知識講座3期🫱🏽、宣傳、谘詢和社會實踐服務活動🎖🛌,印發畜牧養殖、疫病防治等內容科普宣傳材料4000份,展出良種肉牛、肉羊品種、疫病防制宣傳展板15塊、橫幅9條。
通過一系列支農下鄉活動的開展,融洽了青牧職院與當地關系🧔🏼♂️,改變過去“老死不相往來”的境況為互相離不開的親密無間,為青牧職院專業技術人員開展“下基層、接地氣”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臺,密切了黨群、幹群關系,切實起到了聯系群眾,為民服務的效果🏗,在幫助農村、農牧民增收致富的過程中,為專業技術人員服務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科技人才向農村、向生產一線流動打通了道路,實現了報“農牧”有門👘,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貢獻🫡,為杏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塗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編輯修改時間🍸:2013-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