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人:Apple
- 時間⌚️😬:2015-10-13
- 點擊:1972
- 來源:[db:來源]
(四)畜牧行業—畜牧😟、獸醫、草原(24項)
【畜牧】(7項)
1、畜禽品種改良。
主要內容😁:起草全省畜禽品種改良規劃、全省畜禽品種改良、選育技術指導和新品種培育🧑🍳,新技術、新品種引進推廣;負責全省種畜禽生產性能測定、鑒定與管理工作,全省種畜管理技術措施的制定和實施🏷;畜禽標准、規範的制定與修訂💅;畜禽項目建設工作👩🏻💻,對全省牛☢️𓀅、羊等品種進行改良和選育🪹,開展奶牛良種和羊良種補貼項目,負責奶牛凍精的采購、保存👼、發放,開展外調種公羊選育鑒定🧀🧑🏽✈️、調撥及使用監管等。凍精生產、液氮發放、種公牛飼養、全省奶(肉)牛養殖改良大縣考評及績效考核管理
具體標准:根據畜牧業產業發展👱,進行規劃、改良選育方向、品種需求的調整、完善🤙🏿,促進產業發展和畜禽品種數量與質量提高👨🏻🦳;依據品種標准進行畜禽性能測定和鑒定。根據畜牧業發展情況和標准的適用性🌬,適時制修訂相關畜禽品種標准和規範。按項目凍精、種畜管理辦法監管凍精、種畜投放、使用👨👩👦👦,保證凍精🧑🏻🦰、種畜質量和效能作用。嚴格按照《牛冷凍精液標准》gb4143-2008、《牛冷凍精液生產技術規程》ny/t1234-2006做好種畜冷凍精液的研制、生產、檢測、保管😇、發放以及數據資料記錄統計上報工作;嚴格按gb/t5458標准完成液氮的生產、發放🧊、自壓式液氮罐的日常保養以及液氮出入庫登記工作;嚴格按照《種公牛飼養管理技術規程》ny/t1446-2007科學定時定量飼喂,隨時注意觀察牛群的精神、走姿👨🏿💼、體表、糞便狀況,努力提高種公牛的利用率;嚴格按照《青海省奶(肉)牛養殖改良大縣考評實施辦法》,每年組織考評組專家培訓,分組考評,同時要完成全省15名優秀家畜繁殖員的業績考核評選工作🧑🏽,促進全省農區🙍🏼♂️、半農半牧區奶(肉)牛養殖業快速發展。
2、畜禽遺傳資源保護。
主要內容:根據農業部畜牧良種補貼要求👩🏿🎤,制定實施方案、供種畜場資格認定(審查)、任務分配🧖🏼、鑒定、檔案建立等;依據省農牧廳批准現場審查的通知組織州、縣相關人員進行現場審查,審查檔案🧑🏻🌾、育種計劃、各項管理制度、種畜質量、基礎條件等;種畜禽場建設內容的確定👩、實施方案編寫大綱、建設單位實施方案的審查和匯總上報;對每年確定的畜禽遺傳資源品種進行生產性能測定、數量、分布動態調查;根據全國畜牧總站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工作要求,每年完成高原犛牛的繁育和保種300頭任務;青海毛肉兼用細毛羊的保種及留種
具體標准🐙:根據農業部和財政部《關于組織實施好2015年財政支農相關項目的通知》和《國家犛牛良種補貼項目管理工作指南》的要求開展工作;根據《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省農牧廳畜牧業處轉來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查🥺🧑🦳、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現場審查並提出意見;根據農業部和省農牧廳種畜場建設要求,對建設單位進行技術、督查🖊;根據省農牧廳要求對我省現有畜禽品種進行資源動態檢測,並提交檢測報告;加強本品種選育,實行科學養育🎴,制訂區域規劃,加強科學研究工作,充分發揮良種的生產潛力加快畜群周轉,提高出欄率🧠;按《青海省毛肉兼用細毛羊》(db63/t1036-2011)品種要求做好保種留種👩🦱。
3、動物營養與飼料。
主要內容:負責畜禽飼養標准、日糧配合、飼喂技術和飼養模式等技術指導工作;負責養豬🂠、養雞生產技術推廣和技術指導🫃🏿;引進飼草飼料加工利用、養豬、養雞、飼養管理等技術🛌🏽;開展技術研發、示範推廣工作;
具體標准:根據省畜牧總站年度《重點工作目標責任》安排和要求,制定科室年度計劃💇🏻♠︎,結合項目實施情況、生豬產業技術轉化研發平臺工作需求,進行技術指導💕🎹、服務工作;以豬、雞生產及飼草料加工利用技術推廣為主,開展項目申報工作,根據項目批複👵🏿、實施方案、科技項目合同等要求,開展技術研發🪿、推廣、示範工作👆🏻,進行項目實施🙍🏽、檢查、總結和驗收工作⚈。
4↔️、畜牧業體系與標准建設。
主要內容:申報🧙🏽、制定(修訂)、組織審定畜牧業技術標准🫱🏽、規範。包括畜禽品種、飼養管理、養殖場建設🧏🏻♀️、飼料及畜產品等內容;配合畜牧業處指導全省奶源基地建設,加強對奶畜養殖企業和生鮮乳收購工作的規範管理,開展對生鮮乳生產、收儲🕐、運輸的質量監督管理工作;開展畜牧業科技宣傳,制定畜牧業科技培訓計劃、培訓方案,組織開展對全省規模養殖、生態畜牧業的管理人員🪴、從業人員的科技培訓工作🕵🏿;完成國家畜禽養殖標准化示範創建活動🏎;組織實施對我省畜禽規模養殖場的認定工作🚒;對我省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養殖戶開展技術谘詢、現場技術指導🧝♀️、科技宣傳等工作。
具體標准:根據全國畜牧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和省農牧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要求👨🏽🦳,完成畜牧業技術標准制定等工作🏌🏿;根據省農牧廳科技處𓀄、畜牧業處及本單位安排,完成畜牧業科技培訓任務🧺;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5年畜禽養殖標准化示範創建活動工作方案》的通知、《青海省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認定管理辦法》和青海省農牧廳《關于開展2015年全省畜禽規模養殖認定工作的通知》🟫,開展我省標准化示範創建活動𓀃、全省畜禽規模養殖場認定工作以及規模養殖場(戶)技術谘詢與指導。
5➝👓、良種繁育推廣🤖。
主要內容🔜:對基層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培訓🧛🏿♀️,技術服務指導;標准化牛改(站)點項目管理🧘🏿;羊項目管理🧑🏻🦯;種羊飼養;根據農業部和省農牧廳要求🧀,每年選育大通犛牛種牛4000頭🧺。嚴格按照大通犛牛國家標准選育和推廣大通犛牛種牛2000頭以上🚵🏿。根據農業部良種補貼項目要求,每年生產和推廣大通犛牛細管凍精10萬支⛅️;青海毛肉兼用細毛羊種羊繁育推廣工作,推廣青海高原犛牛7000頭。
具體標准:做好全省各牛改良站(點)專業人員的技術培訓指導,對全省奶(肉)牛💁🏼、肉羊規模養殖場進行駐場蹲點技術服務與指導,管理技術人員現場培訓👩⚕️;做好標准化牛改(站)站項目的申報、調研、督查、實行績效目標考核總結工作;做好羊項目種公羊的調教、采精、鑒定、配種等工作👾;做好日常種羊生產管理工作;做好羊項目推廣👩🏽🔧、試驗🧘🏻、總結等工作🚣🏿;嚴格按照《種羊飼養管理制度》做好種羊飼養🎫,包括羊舍日常安全消毒、種羊的驅蟲、防疫注射、疾病診治、種公羊的調教🙆🏿♂️、釆精☂️、鑒定、配種、種羊各類數據采集等工作💁🏻♂️💄:依據《大通犛牛國家農業行業標准》,分四階段嚴格選育淘汰🤹🏼。依據《青海省大通犛牛細管凍精地方標准》和《大通犛牛細管凍精操作規程》🤴、《青海毛肉兼用細毛羊羊衣制作及使用標准》(db63/t1037-2011)、《青海毛肉兼用細毛羊羊毛機械剪毛操作規程》(db63/t1038-2011)↗️、《青海毛肉兼用細毛羊疫病防治綜合規範》(db63/t1039-2011)做好良種繁育推廣工作。
6、育種和繁殖技術試驗。
主要內容:與體系各功能研究室崗位專家對接開展試驗研究工作。開展犛牛飼養管理成套技術的研發與試驗示範、犛牛主要疫病安全預警與防控技術研發與示範、牛肉安全預警與品質控制技術研發示範等工作。及時將研發的輕簡化實用技術推廣應用到示範縣和企業的生產實踐當中。開展犛牛產業技術培訓和指導工作;接受綜合性🚋、專業性(區域性)犛牛科學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業務指導,為重點實驗室的研究活動提供服務。開展科學觀測,獲取原始資料和基礎數據。開展犛牛新品種、新產品和新技術的集成試驗研究與示範;根據農業部工作要求💧,制定標准,開展犛牛育種和提供優秀種公牛🙎🏻♀️。開展種牛登記🚓,建立健全種牛系譜檔案,完善育種信息記錄制度。規範種牛生產性能測定、青年公牛後裔測定👨🏽🦱、種牛健康狀況🩱,獲得完整🚣🚞、可靠的生產性能記錄👩🏽🎓,作為選種育種的依據👩🏼💻。充分合理利用現有育種基礎👩🔬,科學規劃,制定選育技術方案,培育犛牛新品種*️⃣🎐。
具體標准🧀:根據農業部工作要求🙍🏼♀️,依據國家肉牛犛牛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任務書中下達的各項重點任務開展工作;根據農業部工作要求,開展犛牛繁育研究及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提高犛牛良種繁育和推廣工作能力。以犛牛種質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為研究方向,以“學科群”建設為重點📻,開展犛牛繁育生物學的應用基礎研究🦟🤵🏿;用于種公牛培育的犛牛生產性能測定數量年均達到4700頭,在開展疫病監測淨化的基礎上,通過生產性能測定、個體選擇、後裔測定🧼,年選擇優秀種公牛2500頭以上🤵🏽,其中通過後裔測定的驗證公牛200頭以上。按國家肉牛核心育種場的要求👩🏻🦳,按時上報測定數據🦫。
7🧛🏽、獸藥🪅、飼料、牧草種子監督檢驗。
主要內容:獸藥、飼料產品和牧草種子質量按規定標准進行監督⚅🧞、檢驗和鑒定。
具體標准🧑🦽➡️:執行國家法律法規、《獸藥管理條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中國獸藥典》及行業質量監督檢驗標准要求⛓。
編輯修改時間:2015-10-13